2007-09-01

我的出國記錄

今天心血來潮,拿出我的護照,仔細算過,我曾經出入境台灣幾次,情況大約是這樣的:

1999.2.2-2.10
  • 美國,美西九日遊,跟團
  • 同行:媽媽


2000.1.29-2.4

  • 日本,機+酒+hado bus,半自助
  • 同行:阿公、碩宏、敏菁、士翔

2001.2.13-2.16

  • 新加坡,機+酒,爸爸友人帶路
  • 同行:爸、媽、碩宏

2001.5.24-5.31



  • 大陸,包團,整團都是自己人

  • 同行:看照片吧!共16人。

2001.10.23-11.1

  • 大陸
  • 忘記這次去做什麼了!應該是去昆山吧?
  • 同行:應該是和爸爸一起。

2002.7.22-7.26

  • 大陸
  • 這一次應該是去昆山,看房子吧?

2002.8.5-8.30

  • 大陸
  • 這一次待頗久,應該是去昆山交接吧?

2002.10.25-11.1

  • 澳洲,跟團
  • 同行:媽、大阿姨and姨丈、二阿姨and姨丈

2003.7.20-9.11

  • 大陸,江陰
  • 同行:爸
  • 9.4-9.11跟阿公和姑姑一起去旅行。

2003.10.6-10.24

  • 大陸,江陰
  • 去爸爸工廠

2004.8.12-8.30

  • 大陸,江陰
  • 8.21-8.22與小李一起去上海玩

2005.2.1-2.5

  • 日本,北海道,跟團
  • 同行:大牛、育芳、布丁、阿丸

2005.3.24-3.28

  • 日本,東京,跟團
  • 同行:大阿姨、大姨丈、二阿姨、二姨丈、三阿姨、爸、媽、碩宏、怡蓁

2005.4.21-7.5

  • 英國,遊學
  • 其中比尤來找我玩兩個星期



2006.1.4-1.19

  • 美國,西雅圖
  • 同行:大牛
  • 從LA入境→去Oregon→去露營、去滑雪→跟碩宏開車去西雅圖→比尤來西雅圖一起玩→大牛和Jeff來和我們會合→比尤回LA→我和大牛去舊金山轉機,順道去愚人碼頭玩,夜宿舊金山機場→在LA住一晚→從LA搭機回台灣



2006.12.29-2007.1.2

  • 韓國,跟團,跨年
  • 同行:欣峰、育芳、明螢、比尤、TAKO

2007.9.7-9.13

  • 印尼,萬隆,雅加達,Ayer
  • 同行:爸媽、我弟、大阿姨和姨丈,以及我爸在印尼的友人

2007-08-23

失眠夜

台北,8/23凌晨3:24

已經在床上躺了一個半小時,就是睡不著。
理論上,我應該要很累......
因為,星期一晚上動手改了一個ppt,做到隔天(星期二)天亮,緊接著上一天班,下班又沒有回家休息,與同事去聚餐到晚上10:40才回到家,又接著跟朋友講電話講到凌晨一點,聊保險,星期三一大早又被老闆morning call,去辦公室處理一堆事情,下班後繼續開會,23:00才到家,找資料到星期四凌晨2:00,上床躺到3:20,始終沒有睡著。

2007-08-08

宗芸說的明星臉

我覺得還好啦!75%

2007-08-06

到台中縣父母成長協會開會

2007.8.5 10:00 在台中縣父母成長協會開七區會議及理監事會

我七點多從樹林出發,九點就到豐原了,想說還早,那麼到車站接人的動作就由我來吧!
9:50接到大家之後,開始今天的會議。

討論重點:
1.5-7月工作彙報
2.教育2.0的推廣:找媒體合作;對企業界、教師、家長的不同訴求(不要再討論教材的一本或多本,應該轉而訴求長遠的教育2.0目標,但統一教科書版本是拌腳石)
3.從日本看台灣座談會:日期尚未確定,主要訴求為「要學就要學整套,不要搞成日本頭、歐洲身、美國腳」「校本課程的正當性」
4.校本課程發展實錄:從「教學卓越獎」「創造力」「花旗英文」取得名單,進一步求證工作交由七區夥伴
5.討論課程中立的十誡
6.金融基礎教材:社大有辦過相關講座、高雄市議員周玲妏可能有興趣
7.瑞霞老師的提案:應該從「溝通」著手,而且最根本的辦法是要候選人承諾提供經費做好家長教育。台中縣這邊願意提供「溝通」技巧與相關參考資料。不必要造成對立。現階段人力不足以應付這樣的提案。

下午四點,一車回台北剛好五人,沒想到他們是這樣的搞笑。
看到前面一台遊覽車,車上D說為什麼它把司機名字寫在車上,其他人答:現在都要這樣,沒什麼呀!
D問:那這台車一直都是這一個人開車的嗎?
W說:是呀!你看,他的手機號碼也寫在車身上,這台車就是他吃飯的傢伙。
D說:這怎麼可能是這樣呢?他應該要寫的是公司的電話吧?
其他人:現在就是這樣啦!這些司機就像是跑單幫的,他是老板兼夥計,那台車就是辦公室。
D:......
W:那我們試試打那個電話求證一下。(電話撥打中...09...) 喂!請問是鄭xx先生嗎?您是不是開著一台 Axx-xxx 車號的車子在高速公路上呢?(對方回答中...) 嗯...沒什麼事啦!我們是開在您後面的車子啦!(掛電話...)

我的os:哇靠~~~這些老人是怎樣,學時下年輕人搞KUSO,開車的我,嚇得半死,W大姐,你馬幫幫忙,不要這麼老實嘛!好歹也假裝問一下,請問您的車租一天要多少錢。

2007.8.6 08:20未完待續...先上班去...
2007.8.7 00:37剛剛補充了討論重點,未完待續...先睡去...
2007.8.8 22:44加上遊覽車的故事

2007-08-02

參加Citizen Journalism Unconference後記

一些觀念:
  1. 開放空間會議(Open Space Technology)
  2. 公民新聞學非正式會議(Citizen Journalism Unconference)
今天參與的議題:
  1. How to keep the passion of CJ?
  2. Journalistic passion & enthusiasm v.s. privacy rights
  3. Do CJ really want to be citizens? What is our relationship to the nation state?
一些想法與待思考議題:
  1. 什麼是公民?尚未了解什麼是公民之前,討論公民新聞的意義何在?
  2. 非常好奇,公民新聞在台灣的可行性在哪裡?
  3. 在edu 2.0的討論中,有朋友提到「我們說edu 2.0是希望可以用wiki這一類的工具,去創造出教材,但是wiki完成的東西也只是單一版本,為何還要反對一綱一本呢?」「台灣教科書多元開放至今發展出來的教科書版本有趨同演化的現象,各家演化到後來內容並無多大的差別,也等於是一綱一本呀!」
  4. 關於日本的教科書選用,在今天得到兩位日本朋友的證實,所謂「區域廣擇」的區域並不是像台北市教育局所宣稱的「北市+北縣+基隆」,而是在東京都底下細細切割。當他們聽到台北市要做「區域廣擇」時,並不覺得不妥,但是當聽到台北市所指的「區域廣擇」是把北市+北縣+基隆佔全國學生人數29%時,他們所露出來的表情「I can't believe it!」,很驚訝「區域廣擇」被曲解了。

照片:Wikimedia Commons: 2007 Citizen Journalism Unconference

關於「公民新聞」的延伸閱讀:
  1. [PEOPO]一直強調「公民新聞」就錯了!如何開始你的第一條公民新聞
  2. Peopo隨便聚,不隨便的一步
  3. 公民新聞會前備忘